人物名片:王春,中国共产党员,1978年出生,1997年9月入伍,2017年12月退役,现为厦门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一级主任科员。
王春走进翔安区凤翔街道井头小学宣讲。
在人民空军的战斗序列中,有这样一支特殊的兵种——地空导弹兵。他们不曾飞上蓝天,却常年守护着祖国的神圣领空;他们是“短跑冠军”、是“障碍能手”,把导弹射向九天之上,击中空中一切来犯之敌。退役军人王春,就是曾驻守在福建一线作战部队的地空导弹兵。 如今,王春脱下军装,从事农业执法工作,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奋斗。业余则加入“老兵宣讲团”,甘当“播种者”,为国防知识的科普、红色基因的传承贡献力量。
从军20年 守护国土空防安全
王春的老家在江西萍乡安源,这里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发源地和红领巾的诞生地。“家门口就是红色圣地,从小耳濡目染。我的叔公17岁时在抗美援朝中牺牲,叔叔这一辈有不少人去当兵,所以我想要从军的愿望特别强烈。”抱着这样的信念,高中毕业的王春在1997年9月考入空军导弹学院(现为空军工程大学),开启整整20年的从军之路。至今,他还记得第一次触摸导弹时的兴奋与紧张。 2001年,王春来到福建服役,积极参与祖国东南方向国土防空战备训练,从技师、排长、指导员,到(营)参谋长、副营长、营长,再到(旅)副参谋长,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但担负的任务始终只有一个——保卫国家的空防安全。 在大家的印象里,地空导弹兵帅气炫酷,但王春却说,他的世界很小,指挥控制舱里,指示灯不停闪烁,屏幕数据不断更新,密密麻麻的按键各有所用,瞬间爆发的口令能使导弹一击即中,惊心动魄;同时,他的世界很大,祖国的空域有多大,地空导弹兵的世界就有多大。 平时前哨、战时尖刀,地位特殊,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自从加入福建的这支部队,王春就明白,和平年代,自己或许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走上战场,但备战打仗一刻也不能耽误,必须时刻做好“战”的准备。
讲好故事 传播国防教育知识
2017年,王春转业到市农业农村局,从事农业执法工作。他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从军人到农业执法人的角色转变,尽己所能守住农村战略后院。 2022年,当得知厦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要成立“老兵宣讲团”,王春毫不犹豫地报名参与选拔,并最终被聘为宣讲团成员之一。此举也得到了单位的大力支持。 如何让宣讲生动形象,能够直抵孩子们的内心?王春设定的目标是成为“故事大王”,讲讲自己最熟悉的《空军地空导弹兵守卫祖国的空防安全》。他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利用先进侦察机肆意侵犯我领空收集情报历史切入,介绍空军地空导弹部队为何组建,如何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王春还列举“导弹游击战”等典型的空战故事,让大家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理解地空导弹对国防安全的重要性。 专业而不失有趣的内容,给许多同学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对这个神秘的空军地空导弹部队产生浓厚兴趣,也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爱国与担当的种子。近两年的宣讲经历,让王春这个退役老兵的价值得以延续和体现,对国防教育的意义也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