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厦门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开展厦门市机关第一届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评选,由集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报送的《党建引领聚合力、“法律拥军”零距离》成功入选优秀案例。请看报道。
为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满足退役军人多元化法律需求,强化司法拥军工作。2022年11月,集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集美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集美区法院)在集美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设立巡回办案点,揭牌成立“老兵调解室”,吸纳辖区各镇街、各领域的退役军人党员代表作为“老兵调解员”。为服务对象提供“家门口”的法律咨询、解纷便利,强化司法服务保障,源头化解矛盾纠纷,巧妙化解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矛盾纠纷“千千结”。
聚合专业的解纷资源,提升诉前纠纷化解便利程度。其中集美区法院由民事审判一庭牵头负责,共同邀请符合条件的调解组织、愿意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热心现役军人或退役军人、人民调解员、行业专业调解员、专家、律师等共同参与涉退役军人纠纷的调处,现共有 13 名专业调解员,初步搭建纠纷调处便捷网络。
联合集美区法院开辟涉军维权绿色通道,优化“一站式”司法服务,依托“老兵调解室”等平台,畅通涉军案件审理“快车道”。 集美区法院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置退役军人专项服务窗口,为退役军人、优抚对象提供立案、咨询答疑、诉前调解等便捷服务。充分应用法院在线服务、法院调解平台等系统,提升诉讼便利度,积极落实司法救助,依法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受助对象实行减、缓、免交诉讼费,有效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成立由退役军人律师组成的“一鹭先锋”法律工作者志愿服务队,并与志愿队负责人所在的福建瀛坤(集美)律师事务所签订《崇军合作协议》,设立退役军人法律服务驿站,打造“法律+拥军”新模式,搭建“法律护航+创业助力”综合服务平台,为退役军人及军属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法律支持和权益保障服务。同时,从党建共建、法律咨询、创业培训及资源对接、常年法律顾问项目、政策解读、公益诉讼等方面开展工作,为退役军人和军属提供更多更优司法服务。
充分发挥老兵调解员的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化解矛盾、普法宣传,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和提升普法宣传温度。组织“老兵宣讲团”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等,针对性开展座谈会、普法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扩大普法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吸纳社区党支部书记、退役老兵等为宣讲团成员,通过开展红色宣讲,教育引导青少年、党员青年了解党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的工作制度, 及时有效化解涉及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的矛盾纠纷,维护好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
老孙系退役军人,其与前妻在离婚时尚有共同财产未予分割,欲起诉至法院,但却在诉讼费上犯了难,于是向“老兵调解室”求助。调解员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代其草拟申请缓交诉讼费的申请书,协助出具退役军人身份证明。之后老孙的缓交诉讼费申请得到了法院准许,老孙向“老兵调解室”调解员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退役军人小黄称其入职时用人单位仅与其签订劳务协议,因其不懂相关法律规定便签了协议,现公司拒绝缴纳社保,发放的工资也与之前确认的不同,因此想离职。小黄就此事咨询老兵调解室调解员。 调解员详细向其阐释相关法律规定,并提示其起草劳动仲裁申请书及收集整理证据,告知仲裁的流程等相关注意事项。经回访,仲裁阶段小黄已与用人单位达成和解,并收到了工资等款项,小黄送来锦旗对老兵调解室表示感谢。
集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介绍,“老兵调解室”的设立,旨在保护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为退役军人多元化解纠纷提供“菜单式”服务和更有力的司法保障,推动建立和谐、互助的军民关系。自调解室成立以来,借助该平台对接法院、检察院等司法部门,成功调解6起涉军纠纷,法院共审结涉军纠纷30余件,调解员为辖区的退役军人、军属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及回访100余次,涉及金额数百万元。